期刊简介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子期刊(CD-ROM)。本刊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反映产科危重急症诊断救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信息和成果,宣传介绍产科急救知识,为广大在产科急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提高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水平与理论水平。重点报道我国产科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与进展,介绍妇产科急救研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论著)、实验研究、技术交流、视频讲座、手术视频、病例报告、综述、指南解读、医学动态等。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8
  • 国内刊号:2095-3259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5年第02期

再次评价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预防性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

余琳;匡丽云;苏春宏;陈艳红;孙斌;陈敦金

关键词:前置胎盘, 引产, 子宫, 栓塞, 治疗性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预防出血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7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同时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的29例患者作为栓塞组(其中孕20~27+6周18例,<20周11例);将只采用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孕20~27+6周20例,<20周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疼痛强度和月经恢复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1)引产时间:孕20~27+6周患者中栓塞组除1例因引产失败转为剖宫取胎外,其余17例为(45.94±5.80)h,对照组为(41.23±7.59)h(t=1.85,P<0.05);两组<20周患者引产时间分别为(49.36±7.80) h和(41.23±13.85) h( t=1.8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出血量:20~27+6周栓塞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94±60) ml和(356±81)ml(t=2.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0周患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栓塞术后疼痛评分: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8.70±0.90)分和(2.11±0.50)分( t=13.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孕周两组患者分别为(7.27±1.80)分和(1.65±0.48)分(t=13.39,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发热: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4.71%和5%( t =18.26,P<0.01),<20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3.64%和6.67%(t=11.2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孕周20~27+6周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但对孕周<20周的前置胎盘状态引产预防出血意义不大。(2)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能会延长引产时间,增加产后疼痛强度及发热率,临床应用需谨慎。(3)在中孕期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手术中,娴熟的产科处理技术对术中预防和减少出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