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子期刊(CD-ROM)。本刊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反映产科危重急症诊断救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信息和成果,宣传介绍产科急救知识,为广大在产科急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提高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水平与理论水平。重点报道我国产科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与进展,介绍妇产科急救研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论著)、实验研究、技术交流、视频讲座、手术视频、病例报告、综述、指南解读、医学动态等。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8
  • 国内刊号:2095-3259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4年第03期

妊娠晚期自发性脾破裂一例

杜树国;肖梅

关键词:妊娠晚期, 自发性,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切口, 出血, 失血性休克, 患者, 伤口愈合不良, 医院, 外科, 脾切除术, 瘢痕子宫, 重症监护病房, 下腹痛, 术后, 检查, 湖北省, 宫颈管, 腹腔, 腹部
摘要:患者33岁,孕4产1,以主诉“妊娠8个月余,不规则下腹痛3 h”于2013年3月2日15:00收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患者入院3h前突感左上腹及左胸部疼痛,随后出现不规则下腹痛,无阴道出血及流液,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患者及家属都否认外伤史。末次月经2012年6月28日,预产期2013年4月5日。既往史:2001年3月因“巨大胎儿”剖宫产一女婴,9岁时夭亡;2008年人工流产1次;2012年自然流产1次。入院体检:体温36.9℃,脉搏85次/min,血压125/75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右下腹及左下腹压痛及反跳痛不明显。腹围96 cm,宫高34 cm,胎位为左枕前位,胎心140次/min。阴道检查宫颈管未消,宫口未开。床边超声检查提示:单活胎,头位,双顶径9.1 cm,头围32.6 cm,腹围32.4 cm,股骨长7.1 cm,羊水平段6.6 cm,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肌层薄处厚约0.32 cm,宫颈管长3.8 cm。入院诊断:(1)孕4产1,孕35+1周单活胎;(2)瘢痕子宫;(3)腹痛原因待查:先兆早产?子宫破裂?急诊手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前血常规:白细胞18.08×109/L,中性粒细胞90.3%,血红蛋白107 g/L,血淀粉酶34 U/L。于入院后30 min,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开腹探查术,切口按原剖宫产横切口进腹。术中见腹膜呈紫蓝色,腹腔内有暗红色凝血块约800 ml,羊水清,约600 ml,以枕左横位助娩一活男婴,体重2600 g,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均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探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清理腹腔积血时,发现出血汹涌,来源于左上腹腔,考虑为实质性脏器破裂可能,立即压迫出血部位,速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外科专家来我院抢救,发现脾门处脾实质破裂出血,因产妇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为挽救产妇生命外科专家一致决定行脾切除术。术中出血约7000 ml,血压波动于42~115/25~65 mmHg,输同型红细胞37 U,冷沉淀21.25 U,血浆2550 ml,血小板3 U。术后转中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2 d后患者转入普外科普通病房治疗。3 d后病理报告:送检脾组织镜下可见脾蒂处有大量出血变性及坏死,脾脏实质内可见血窦内淤血。因产妇腹部切口为倒“T”字切口,交叉处愈合不良,外科多次换药效果不佳,后行补片修补手术切口,产后1个月患者才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孕4产2,孕35+1周,剖宫产分娩;(2)脾破裂,脾切除术后;(3)失血性休克;(4)早产;(5)瘢痕子宫;(6)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术后随访1年,母儿情况良好。